2023年就有两个立春,我们称为双春年,这种情况其实和立法没有什么关系,主要是因为农历一年比阳历一年相差个10~11天左右,为了能够让农历的节气和季节相对应,有时候会出现闰月。
2023年立春为什么是两个
双春年中的春指的是立春节气,因为2023年闰二月,所以出现了两个立春,即为“双春”年,也就是说农历2023年,有两个立春节气。通过日历可以看出,两个立春一个是在2023年2月4日,农历正月十四,而另一个是在2024年2月4日,农历的腊月二十五,正好年头年尾两个立春。
其实一般出现双春年的年份,往往下一年(农历)就会是无春年(也就是下一年农历中没有立春节气,比如2023年是双春年,那么接下来2024年农历中就是无春年)。
立春会干什么
立春要做的事情有:迎春、糊春牛、打春牛、咬春、踏春等事情。立春又称“打春”,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“立”是“开始”的意思,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。
1、迎春
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,事先必须做好准备,进行预演,俗称演春。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。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。立春后,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喜欢外出游春,俗称出城探春、踏春,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。
2、送春
立春这天,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,称为“春牛”,送往各家各户,谓之“送春”。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,黄色代表土地,春牛代表农事。
3、贴宜春字画
春天到了,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,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。据记载:立春日,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,字称“宜春字”,画称“宜春画”。
4、籍田礼
5、糊春牛
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,按传统的作法,由县政府(县衙)聘请纸扎能手好匠,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,精心制作春牛图像。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,用春木做腿,再糊上纸,涂上颜料,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。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,当年就“五谷丰收”;糊上黑色纸,当年收成不好。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,以得民心。春牛糊好后,举行开光点睛仪式,即设立香案,顶礼朝拜。
6、咬春
所谓双春年就是当年年份出现两个立春。
所谓双春年就是当年年份出现两个立春,按理来说,一年之中只有一个立春节气,为何一年会出现两个立春。
这主要是因为明年2023年闰二月,所以出现了两个立春,即为“双春”年。其实翻翻日历大家就能看出,两个立春一个是在2023年2月4日,农历正月十四,而另一个是在2024年2月4日,农历的腊月二十五,正好年头年尾两个立春。
一般出现双春年的年份,往往下一年(农历)就会是无春年(也就是下一年农历中没有立春节气,比如明年2023年是双春年,那么接下来2024年农历中就是无春年)。
双春年有何说法?看农谚怎么说:两春夹一冬,十个牛栏九个空。
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如果当年出现双春年,那么十个牛栏九个是空的,有何说法呢?大家都知道,以前那个农耕年代,耕牛可以说是耕田的好帮手,遇到双春年说明当年冬季较为寒冷,来年开春庄家长势好,牛圈里的耕牛都去干活了,自然牛栏就是空的。
立春这个节气,年轻人的印象中就是春天的到来,这个时间之后天气就会慢慢的回暖,就不会太冷了,那么对于老辈人的想法就是,这个时间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对于2023年而言,它拥有多重身份,一重被称为黑兔年,属于六十年一遇的不吉利年份,诸事皆不宜,一重身份则是被称为双春年,属于大吉的年份,所以说,2023年还拥有那些独特性呢?
2023年会有两个立春吗
2023年是双春年,公元2023年,公历平年,共365天,52周。全年为壬寅年腊月初十~癸卯年十一月十九)1月1日~1月21日为壬寅年(虎年);1月22日~12月31日为癸卯年(兔年),闰二月(小),共384天。由于该年闰月,所以在农历的1年里有2个立春。故称为双春年。
双春年有哪些讲究
双春年就是一年中有两个“春”,春指的是“立春”节气。“双”是大数,我国传统习俗认为好事成双、双喜临门、逢双见喜,新人结婚则是“成双成对”的,为了夫妻之间好好过日子,以后幸福美满,老一辈会专门找懂的人算结婚吉日,通常都会选择有立春的年份来选择结婚,意味着好运和幸福。在有的地方风俗认为,如果新人在双春年结婚,新人会和睦幸福,生子多,幸福多。 但在某些地方情况恰恰相反,认为一年有两春,婚姻不顺,因为双春有“二度春”之意,认为在这样的年份结婚会导致离婚和婚姻不幸福。
对于双春年的年份来说,在古代属于吉祥的年份,在古代立春即为春节,两个春节,能不是吉祥的象征吗?自然更受欢迎,但是具体还是要根据各地风土人情而异。
上一篇:银行保险销售落后原因和改进措施
下一篇:关于信念的名人名言和诗句
发表评论